這一次的飛行,是用亞萬點數兌換的。
(以下這一大段其實是一堆內心戲的Murmur。純粹記錄一下我當時的心情。)
多年前在音響展辦了一張AE卡,當時預繳年費有贈送20000點。而這點數就這麼擺著,直到去年十月底點數即將到期,才在歸零的前一天,換下了這張機票。
不料世事多變,今年突然冒出了個武漢肺炎,疫情在農曆年間急遽生溫,而我的旅程則剛好計劃在2/13~2/19。從農曆年後開始一直到出發前,那兩週的時間,天天關注著新聞和日旅版友們的心得分享,掙扎多時仍遲遲無法決定。直到出發前一天,Ann打電話來問我行李準備得如何了?當她聽完我說的眾多擔憂跟藉口後,她說「Claire阿,我認識妳很久了,妳其實是沒打算放棄的,那就保護好自己,小心點去玩就是了!」。只能說她真的很瞭解我,哈哈。
於是已經到出發的前一晚,我才早早下班回家開始打包行李,連禦寒的外套要怎麼辦都來不及想。雖然明知北陸的低溫不是蓋的,但也只能硬著頭皮飛啦!反正,現金跟Kevin哥借好了、信用卡帶齊了,漫遊也申請了,口罩也靠Rachel贊助了。一切就先飛過去再說吧!
於是下飛機的第一站,就是從「KIX」直奔「臨空城outlet」。關於很厲害的羽絨外套,在前一年去東北的時候有聽Ann和同事簡介過,挑選的規格上是有個概念,但其實沒想好自己想找哪一種款式的樣子。再加上這些厲害的外套們,基本上價錢都是很~不~便~宜!大阪當天的天氣十分炎熱(印象中好像20度上下),而在台灣根本穿不到這類型保暖外套。於是一間看過一間,也不知是沒喜歡的、或是我本來就下不了手。
直到走進了Mammut...
記得當時我先拿起一件長版外套在觀看,帥哥店員很熱心的過來想介紹,然後發現我這個外國人一句日語都不會說XD。接下來我們就用彼此都很破的英文來溝通,試了兩三件之後,兩位店員看我左右為難,大概以為我有挑選障礙,於是問我要去哪裡,他們可以幫我挑選。(殊不知我其實是在想,這麼貴的外套我真的要買嗎?哈哈)
另外就是我當時腦中也是一片空白,想說「白川鄉」跟「新穗高」是要怎麼講阿(囧)?最後只好土法練綱的拿出手機,用網路查給他們看。於是最後離開店舖的時候,我記得了「Shirakawa go」和「shinhotaka」這兩個單字。
回過頭來說一下外套,只能說買東西有時候就是一股衝動,尤其是刷機票、免稅店、Outlet(完成不敢回想當天在桃機的帳單...),尤其出國更是會莫名其妙的就買單。於是當帥哥店員教我「Shirakawa go」和「shinhotaka」怎麼說之後,也順便給了建議,我各再試穿了一次,就直接指著某一件說『 I want this one』,就這樣把外套帶回家了。
入手的當天以及接下來幾天的北陸都很炎熱(今年的日本也是氣候大異常的一年),直到旅程第五天來到『平湯溫泉』和『新穗高』的時候,才終於發揮了Mammut在雪地的保暖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