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兩星期的某一天,在某一則留言中,簡國形容我「妳彷彿是個過動兒」。還記得在看到這句話的那瞬間,我呆滯了好一會兒......
(我怎麼又是大半夜在胡寫瞎說的,說好的正常作息呢?Orz)
『過動兒』,這三個字用在我身上,彷彿是有點貼切,但其實正確的來說,應該不是這樣吧(?)。只是既然他會這樣看我,那表示在別人的眼裡,我也是這樣子的人。所以,我這樣子的狀態是好的嗎?
我其實一直印象很深刻的,在大二下的某一天,養央曾經一針見血跟我說「妳其實很怕寂寞」。這麼多年來,每當我自豪地敘述曾經「一個人也可以」去過哪些地方,通常得到的回應都是『妳好厲害!妳好獨立!妳好勇敢!』,大部份人的反應都是這樣。而大約在今年三月初的時候,有一天林小孩跟我說,「我覺得『妳這麼會玩』這句話被說多了很不好耶!」,我說不上哪裡不好,但到了我這個年紀,常常這樣被形容好像的確是不太好。再仔細的認真想想,隱隱約約談話間這麼說過我的,不只他們兩個,那麼在這些(熟悉跟不熟悉的)朋友們說出這樣話的時候,他們想表達的究竟是稱讚、亦或是貶低呢?
我想,雖然我不是個大嘴巴的人,但我的個性是屬於比較直、比較不這麼內斂的那一種,雖然我很懦弱、很沒自信、又怕失敗了無法面對,但某種程度上似乎又很勇敢。可是最近幾個月的我,好像太外放、也多話過頭了。話說得太多的時候,把自己攤在別人眼前太多的時候、太沒有戒心的時候, 其實是在傷害我自己的。因為當把真實的那個我攤在大家面前、而我卻其實看不到其他人真實的那一面的時候,就已經輸了。
收一點、少話一點、安靜一點、獨立一點,『一個人練習一個人』多一點,不應該這麼顯性、這麼外放,人類天生的獨自性,我應該要趕快把它找回來,就像我曾經的堅強一樣。(所以這個週六,一個人可以去哪裡流浪一天呢?)
我不是過動兒。
【林宥嘉】我總是一個人在練習一個人
一個人去上班 又一個人去吃飯 再和更多的一個人糾纏
話才說到一半 沒有人聽完 我不孤單 孤單只是 情緒氾濫
一個人出去逛 又一個人躺在床 這晚有多少的一個人沒伴
不夠分另一半 愛已經用完 我不孤單 孤單只是 不夠果斷
我總是一個人 在練習一個人 寂寞是腳跟 回憶是凹痕 也沒有人見證
我總是一個人 在練習一個人 寂寞是腳跟 回憶是凹痕 我一個人共存
沒有人在等著一個人 一個人在等著沒有人 沒有人在等著沒有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