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自己出國、第一次自己規劃國外行程,偏偏剛好工作最忙最緊急的時候就是在出發前,行程是在起飛前一星期開始看的,行李是在起飛前兩天開始整理的,新幣是在起飛前三天才換的。一切都是這麼的匆忙、紊亂卻又令我帶著不安心的心情,熱切的期待著。終於,準備出發了!紅眼的班機時間,換來整整四天的星國行,而我很厲害的幾乎按照原訂的行程全部「走」完,雖然回國之後.....
Day 1行程(2012年03月23日)(完整照片請看這個連結):
桃園機場(JetStar)
→樟誼機場(亞坤、買預付卡)
→V Hotel
→小印度(Musafa Centre、Mubabak、小印度拱廊、拉薩爾藝術學院、克里斯南興都廟、觀音堂、Albert Centre、白沙浮廣場)
→蘇達格南(蘇丹回教堂、Zam Zam、華族戲曲博物館、蘇丹皇宮)
→烏節路(長老恩澤會、Sota Schoolofthe Arts Singapore、Cathay Cinema、313@Somerset、H&M)
→Bugis(國宅Center、Cambridge Institute)
→Singapore Flyer
→金沙燈海藝術節、魚尾獅公園
一波三折的新加坡行,終於在三月二十二日這天晚上順利的啟程。其實在一月初就收到Lida的消息說小伍哥要在新加坡開演唱會,考慮了一天之後我很阿莎力的答應跟團,只是沒想到事情的曲折得不如我的預期,延宕不決的成行與否,打亂了很多人的計劃跟安排。謝謝包容我的伍迷們,因為你們我擁有了很珍貴且特別的獨自旅行的回憶。
午夜十二點十五分從桃園機場起飛的捷星航空,經過五個小時的飛行,在清晨五點零五分抵達新加坡。JetStar的座椅真的不太舒適,空間很小而且椅子很硬,這一夜的飛行幾乎沒有睡,加上我後面的旅客不知道在發什麼神經,不停的「衝撞」我的椅子,就這樣半睡未醒的到了新加坡樟宜機場!
這趟旅行的第一站是到第三航廈的『亞坤』吃早餐。對於亞坤這個名字,其實是開始查行程的時候才知道的,幾乎每個到新國的旅客都要吃上一次,於是入境隨俗的也品嚐了一下新加坡的傳統早餐『咖椰吐司餐』,內容包含「二片咖椰吐司、一粒半生熟雞蛋、一杯新加坡咖啡」。咖椰吐司所夾的咖椰醬是由雞蛋和椰奶所調製而成,將兩片烤的酥脆麵包塗上咖椰醬後再夾上一片奶油,吃下第一口就感覺到「甜滋滋」的。另外特別的是他們的半生熟蛋,要先把蛋攪碎,再倒入一點「醬清」,然後就可以入口啦。其實這兩樣都蠻好吃的,只是咖啡就不太對我的味了,加了煉乳的咖啡好甜,甜到我喝不完它......
第二站就是準備買預付卡,一群人在一航廈內的SingTel花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,才終於把當地的3G上網跟通話給搞定,櫃台小姐大概也很無奈,看著我們一群人一直搞不定設定。然後終於要準備離開機場先去飯店放行李跟check-in。從機場可以直接搭捷運出去,我在台灣時先跟同事買了『EZ Link』,就跟台灣的悠遊卡一樣。麻煩的是卡裡面如果沒有3SGD,就不能搭捷運(但是搭公車就沒限制囉),如果購買單程票的話,每一趟都要先付1SGD的訂金在單程票內,出站之後才能到機器退回來。新加坡捷運也就是SMRT,在新加坡都被稱為「新加坡地鐵」。SMRT的車箱是窄長型的跟高捷的感覺很像,而且跟北捷一樣 可以透過明確的指示牌進行站內轉乘,每輛捷運列車都有營運路線圖 其中東西線的捷運列車甚至有LED燈顯示到站訊息。
這次住的飯店是V Hotel,在SMRT東西線的EW11 Lavender站,交通超方便,出地鐵站(看到Bean豆漿)往左上手扶梯,步行二分鐘即到飯店,一樓有美珍香、溫蒂漢堡、Food Center、Cheer便利商店…,對面也有公車站。據說還有個美美的泳池,但我待在飯店的時間不長,沒機會去看看。地點好,櫃台服務人員也很親切,房間雖小但算得上俱全精緻,這次住三晚的價錢總共是228SGD!
新加坡捷運的官方網站:http://www.smrt.com.sg/main/index.asp
當我們一行十二人在充滿混亂的check-in行程之後,終於要正式出發去觀光了。今天的打算先從民俗風開始,於是大家先搭計程車到『小印度區』的Mustafa Center(幕達發購物中心)開始散步。新加坡是個文化大融爐,除了佔大多數的華人(所以我們要稱新加坡人講的是『華文』,而不是中文喔!),這裡的印度人也很多,並且集中在小印度區。整個小印度區最熱鬧的區域是從寶龍崗路展開,每條小巷子裡都有沙龍、小吃等印度店家,還有類似台灣市場的「竹腳市場」跟「小印度拱廊」,不過跟著大家團體行動,我就沒有特別去逛囉。
在小印度區,除了民族風景物之外,另外不可錯過的就是印度美食。這家『MAUARAK』是在台灣時看到網友介紹的,於是大家就就陪著我一起來到這間店嘗鮮
走出小印度的巷弄來到大馬路上,眼前望去的景象立刻變了樣。都市的高樓大廈和處處施工的圍籬,跟台北的景象又近了一點。在前往白沙浮廣場的路上,我意外的經過了本以為沒時間繞去的「拉薩爾藝術學院」,只可惜也只有在外牆拍拍照,沒有走進去逛逛。接著走到Bugis附近的雅柏中心,新加坡就是這麼一個民族融合的地方,觀音堂佛主廟亭與克里斯南印度廟根本就是彼鄰而居。觀音廟聽說很靈,當天參拜的人潮香火也很鼎盛。而印度教與回教從建築就形成強大對比:相對於無神,或者應該說唯一真神但沒有有形的偶像崇拜的回教,印度教的多神信仰在寺廟門上的雕刻就可以窺見一二!
之後演唱會團的團員們準備去吃雞飯,想多走走逛逛的我就在此跟她們分手。自己繼續走向白沙浮市場,市場裡面賣很多有的沒的,水果攤、糖果、手錶、連盜版CD都出現了,而且走進市場裡,居然好多店家放的音樂都是『台語歌』,裡面就像士林夜市的集中商區,都是賣一些飾品雜貨服飾,價錢很平民。這時候的我因為早上喝太多水,已經開始想上廁所,走出到大馬路上看見Raffls Hospital,想說醫院裡總有廁所可以上吧。沒想到走進去卻發現裡面高級的跟飯店一樣,於是我只好忍著膀胱的不適,走出來在烈日下往甘榜格南走去。
『甘榜格南』這一帶除了是以前馬來皇族的皇宮區外,同時也是伊斯蘭文化區,附近的街道也多以阿拉伯的地名來命名。回教的無神宗旨可以在蘇丹回教堂看到,教堂裡沒有偶像,只有一個可以讓信徒膜拜的大廳,沒有瀰漫的煙霧,大家就安安靜靜的跪趴在大廳跟自己的神明溝通,我還滿喜歡這樣的感覺。我到的時間似乎剛好是他們朝拜時間,四面八方湧入的教徒,都先到洗腳池清洗乾淨才走入殿堂。怕失禮打擾到他們的我,只敢在附近走走拍拍,沒有進去參觀。回教堂的對面就是有名的Zam Zam Resteraunt,既然都來到這裡了當然要去吃一下。只是我在外面晃了兩趟,都不太敢走進去點餐。最後為了不要帶著遺憾離開,鼓起勇氣走進店裡點了一份Plaine Toashi。
回教堂前的這條巴梭拉街(Bussorah Street)是以前穆斯林前往清真寺朝聖的必經之路,如今已經成為逛街的商圈,兩旁的店家販售傳統服飾與手工藝品,還有許多具有阿拉伯風情的拉茶店。平行於巴梭拉街的哈芝巷 Haji Lane是全新加坡最窄短的街道,兩旁的店家中,有一些創意手工小店頗值得一逛,此外還有中東料理、水煙的餐廳,是這一帶相當有特色的小巷弄。土地公廟也在這裡再一次的見證了新加坡的宗教民族融合之成功。
『蘇丹皇宮』,這趟對新加坡的其中一個深刻印象就是,到處都在施工,連蘇丹皇宮也不例外。
其實剛走到的時候我一度懷疑自己有沒有走錯路,因為總覺得它跟回教堂長得好像,似乎是從教堂延伸過來的。仔細比對過地圖才確定自己沒有弄錯地方。
以下的路線是我的步行地圖:
算算時間差不多該去烏節路逛逛了,再不過去這趟就真的沒有時間逛街啦。懶得走到Bugis MRT,就在附近等公車。這裡的公車居然有雙層的,真是令我大開眼界。沒想到搭公車的決定居然變成另一個苦行僧的夢魘,當我一下公車發現眼前不是熱鬧的商區,真的是晴天霹靂呀。不過既來之則安之,我發揮著徒步旅行會有意外收獲的精神,繼續往前走。首先,趕快先找地方上廁所!看到「國泰電影院」的時候跟看到救星一樣,舒舒服服的在冷氣房整理一下服裝儀容,然後打開地圖搜尋烏節路的方向。走了好久好久好久(說真的,太久沒走路,此時腳已經有點酸了。),終於在不知道穿越幾條大街後,終於走到了313。
新加坡的雙層公車.JPG




藝術節的消息是聽小孩說的,出發前我沒有做到這項功課,於是到Marina Bay的時候是非常驚喜的,只可惜為了趕著十一點前到魚尾獅公園看燈光秀,有些地方就只能走馬看花,而沒有悠哉的認真欣賞。
我本來是要從C點走回飯店D點的!!!
沿伸閱讀:
20120324_新加坡二三天,『伍思凱世界巡迴演唱會,新加坡站』
20120326_新加坡第四天,堅持到最後一刻的超完美Ending